作为司法改革试点单位,穆棱市法院发扬基层首创精神,主动革新,先行先试,率先成立家事少年审判庭,坚持以调为先,积极维护妇女儿童及老年人合法权益,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
该法庭自3月27日成立起至4月26日,一个月期间,共受理各类案件44件,结案30件。其中,判决3件,调解17件,调解率56.66%,撤诉10件,撤诉率33.33%,调撤率达90%。
细致入微,这些设计更“精心”
配齐巾帼精英干警。针对家事少年审判的特点,考虑到女性法官亲和力强的特点,家事少年法庭干警全部为女性,配齐精英女法官、女法官助理、女书记员和女司法警察。
打造圆桌式审判庭。采用圆桌审判的形式,营造温馨氛围,用“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儿子“女儿”等桌牌代替“原告”“被告”桌牌,缓和矛盾、化解纠纷。
为当事人制作“亲情”桌牌
设立配套工作室。设立了接待室、家事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冷静室、心理辅导室、母婴室等功能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第一时间提供心理疏导,将“温馨”“和谐”等文化标签贯穿家事少年法庭工作的全过程。
延伸触角,这些办法更“暖心”
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联合妇联、团市委、民政等单位,构建全方位维权网络,实行矛盾纠纷网格化管理。在民政局设立法官工作站,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加大力度调解婚姻纠纷,维护妇女权益。
率先推出《离婚证明书》。规范制作样式,充分保护离婚案件当事人隐私。当事人需要出具婚姻状况证明时,只提供《离婚证明书》即可,无需提供判决书或调解书,充分体现司法服务的人性化。
印制“离婚证明书”,方便当事人使用
加强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工作。与团市委、学校开展常态化合作,加强普法教育。建立青少年维权岗,拓宽青少年维权途径。在家事案件中严格落实监护责任和法律援助制度,突出未成年人优先保护,畅通未成年人维权通道。
智慧服务,这些形式更“省心”
积极开展线上调解。通过“疫情期间诉讼服务指导平台”,一对一开展诉讼指导,时时解答群众法律疑难。通过电话、微信、网上开庭等形式,线上调解婚姻家庭纠纷5件,解答婚姻家庭纠纷问题咨询20余次。
开拓“线上+线下”送达新模式。进一步创新送达方式,在大力推进电子送达的基础上,创新思路开拓线下送达新模式,借助在社区、村委会设置的“巾帼调解员”“家事调查员”“法官工作站”,形成“网格化”送达模式,线下形成网格化格局,为线上送达打牢基础,送达工作更加顺畅高效。
实现信息化庭审全覆盖。家事少年法庭成立于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利用 “云庭”系统、网上开庭“微信小程序”等方式推进线上庭审工作。利用语音识别、电子签章、线上签字等方式,大大提升办案效率。同时,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公开家事少年审判工作信息化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