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武汉东南角,光谷这片518平方公里的土地,正以光速生长——这里的每一平方公里都迸发着企业朝气蓬勃的热望。
近日,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科学城法庭依法审结一起企业股权纠纷案件,以专业司法保障助力企业纾困解难,获涉案企业致信感谢,该案的圆满办结彰显了人民法庭服务市场主体、护航经济发展的司法担当。
2009年,某国有企业与某品牌公司总部合资经营某品牌(武汉)公司,4年后,某国有企业将某品牌(武汉)公司的全部股份转让给某品牌公司总部,但某品牌公司总部迟迟未办理公司股权变更,及公司委派的董监事涤除登记。
随着市场环境变化,为避免因某品牌(武汉)公司的相关债务风险,导致己方公司损失以致国有资产流逝,根据国家深化国企改革的政策要求,某国有企业依法向东湖高新区法院申请股权变更登记及涤除原任董监事职务。
“像本案以股东为原告,要求变更股权登记的同时涤除董监事登记的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多见,而且涉及到境外主体送达,进一步加剧了案件的复杂性和审理难度。”
科学城法庭受理此案后,迅速启动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全面审查公司章程、股东协议等关键证据。
股权结构变更关乎企业集体利益,法院既要严守法律底线,也要通过灵活司法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依据公司法、民法典及国有资产监管相关规定,法院依法完成了事实核查、法律适用等程序,还通过联动市场监管部门落实变更登记程序,确保了企业治理结构依法合规调整。
2月19日,一封满载谢意和敬意的感谢信寄到了法院的案头,字里行间诉说着企业的感激之情:“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羿法官始终贯彻高度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审判态度,精准把握案件核心问题,充分听取企业的诉求与意见……通过这个案件,我们再次深刻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感受到贵院维护公平正义的责任感,也感受到贵院法官团队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和专业素养。”
“服务企业健康发展是人民法院的职责所在,办案不是能力,结案也不是水平,定分止争才是真本事,以司法助力纷争化解,是对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的最好诠释。”对此,本案承办法官羿华表示。
在光谷,法律不是冰冷的栅栏,而是让创新发展波长有序共振的纳米结构。法治化建设不仅是营商环境的注脚,更是创新发展的韵脚。
近年来,东湖高新区法院聚焦市场主体司法需求,创新推出“商事纠纷共享法庭”,建立重大涉企案件院庭长督办机制,持续缩短涉企案件平均审理周期。通过司法大数据绘制企业“法治体检报告”,自动分析涉企案件相关要素,研判、预测涉法风险等,使企业治理如光纤般透亮。当“追光者”们在量子隧穿中寻找产业跃迁路径时,法治化建设正以星辉为墨,在创新穹顶书写护航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