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知道我在哪里,我只想朝着远方边走边唱,歌唱这生命,美丽和迷惘。” ——汪峰《边走边唱》
喜欢唱歌,并不是因为自己唱得有多好,只是觉得,唱歌是一种很好的表达和宣泄情感的方式,也许没有什么能比唱来得更直接、更热烈了。或甜蜜,或忧伤,或狂放热烈,或婉转低回,所有的故事仿佛都能被写进歌里,所有的情绪又都能通过歌声释放出来。
小时候的我,是一个完全没有艺术细胞的孩子,在那个美妙的歌声足以成为人前骄傲之资本的年纪,我是最沉默的那一个。后来,随着流行音乐日渐盛行,每天被各种旋律不断撩拨和骚动,便开始喜欢听歌。喜欢追逐歌声里的梦想,喜欢倾听歌声里的故事,喜欢听着情歌流眼泪。终于在长大后的某一天,在KTV里当着众人的面,唱了一首完整的歌,从此,便有了勇气坦然地站到麦克风前。
听歌,有时候听的是节奏和旋律,可以不在乎歌词内容,就像有时候我们听周杰伦;可是唱歌,往往唱的是一种心情,大多跟内容有关。
那些年的我们,活得很单纯,唱的也都是对生活最美好的期待。那些年,我们在歌声里吟唱纯真的友情,唱《朋友》,唱《同桌的你》,唱《相逢是首歌》。那些年,我们一起在歌声里挥洒青春的热血,用歌声立志,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相信“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相信“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那些年,在歌声里,我们虔诚地祈祷能遇到最美好的爱情,“相信爱可以永远”,傻傻地唱着:“我和你的爱情,好像水晶,没有负担秘密,干净又透明。”那些年,即使偶尔情绪低落,也能把所有的悲伤都抛给大海,歇斯底里地吼着“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所有哀愁,就像带走每条河流”,然后烦恼就像真的被带走了一样。那些年的我们,唱尽了世间的美好。
后来,我们长大了。“为了梦中的橄榄树”,许多人开始了流浪,不知不觉中,生活也变成了另一番模样。我们在路上不断地经历挫败和失去,终于明白,“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再开口唱歌时,歌声也跟 着黯淡起来。曾经以为无比美好的青春,在我们伤感的歌声中褪去了缤纷的色彩,轻轻地唱着“如今的善变,美丽的谎言,谁都得学会长大”,不知不觉就红了眼眶。长大的我们开始在爱情里跌跌撞撞,本以为爱情就是“我爱你,你爱我,简简单单爱”,可到最后却总是不明白:“为什么我最深爱的人,伤我却是最深?”除了伤人的爱情,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烦恼越来越多,面对诸多的不顺,我们只能一遍遍地追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我到底是做错了什么?”那一段灰暗的岁月,我们的歌声里充满了疑问和眼泪。
再后来,我们慢慢成熟,经历得越来越多,心性终于在歌声中沉淀下来,开始学会释怀。再忆青春,我们唱的是“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人生路上,不管如何迷茫,我们都有勇气面对:“无所谓,慢慢来,迷宫一样的未来。”哪怕经历再多的失败,我们也始终坚信:“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上。”而对于那些为爱所付出的代价,或许是“越伤得深,越明白爱要放得开”,淡淡地唱着“走吧、走吧”,心里便真的放下了。“如果这生命如同一段旅程,总要走过后才完整,谁不曾怀疑过、相信过、等待过、离开过,有过都值得。”几番轮回,我们终于在歌声中成长。
这样一路边走边唱,那些一去不返的美好,那些不敢说出的心情,都在歌声中唱了出来。不知不觉间,把自己从天真唱到成熟,从迷茫唱到释然。若是能够,我多希望一直唱下去,等到老去的时候,还能约上几个老姐妹,一起去K歌,唱《往事随风》,唱《匆匆那年》。
年轻的时候,能唱着歌流泪,到老的时候,再唱着歌微笑,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