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铁路法院体制改革关键之年,也是深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之年。铁路法院面临着政策调整带来的诸多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也总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对铁路法院和每一位干警来说,从铁路法院的可持续发展和个人发展的角度,用长远眼光来看待当前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抓住机遇,这是掌握主动、赢得优势、实现发展的关键。 如何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政法队伍,作为铁路法院更应该做好如下工作:
一、着眼于改制后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法院队伍整体素质
在新形势下,院长怎样当?案子怎么办?队伍怎么抓?如何提升中层干部的领导能力?如何适应转制后快的节奏?是我们铁路法院每位干警急需认清的问题。抓班子和队伍建设问题,是决定铁路法院能否顺利适应、融入改制后管理体制的根本性问题。对改制可能给铁路法院在工作思路、管理理念、制度机制、司法能力等方面带来的影响,要有充分的认识;对改制后案件的类型、数量的增加、节奏的加快等趋势,要做到未雨绸缪,思想上充分准备,措施上积极应对。院党组通过召开党组生活会和定期的中心组学习,增强政治敏锐性,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了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班子成员以身作则,严格要求,从自身做起,为干警起到了榜样作用,教育干警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起更加严格、科学、系统、规范的人员录用、选拔、考试、考核、表彰、惩戒等人事管理制度,树立起正确的用人导向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法院队伍,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根本,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提高司法能力为统领,以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力度。
一是狠抓司法能力的提升。高度重视审判业务专家和骨干队伍的培养,努力提高庭审效率,坚持开标准庭,发挥合议庭整体功能和审判长、独任审判员作用,针对案件焦点、难点集体研讨,发挥审判监督的职能作用,这是提升审判质量、提升法官整体业务能力、提升铁路法院公信度的重要措施,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培养步伐,年初院制定了全年业务学习规划,要求审委会成员和中层领导必须参加每周四的业务培训,这次培训历时一年,规模空前,先后有19位同志为全院干警授课35课题,还鼓励干警参加司法考试,为法院长远发展储备足够的人才资源。让想干事的人有干事的机会,让能干事的人多一些干事的平台,让干成事的人有激励制度的保障。
二是大力推进法院文化建设。要通过对法院文化的精心培育和不断完善,提升法官职业修养和职业形象,确保司法行为规范与廉洁。紧密结合法院审判工作和队伍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研究、交流活动。着力加强学习型法院建设,重点抓好学习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建设,努力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制度化、自觉性的工作氛围,着力加强法官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建设。
二 、进一步深化能动司法,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从对铁路法院司法体制改革的政策和铁路法院管辖范围看,现在和未来的主要服务方向仍然是铁路建设和铁路运输。因此,作为专门法院,要牢固树立为铁路安全运输服务的宗旨,努力适应铁路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挑战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准确把握能动司法的具体内涵,立足于审判职能作用的发挥,找准位置,使服务保障工作不缺位、不越位、做到位。
一是针对高速铁路的高标准要求,提升维护运输安全水平。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学习,理解和贯彻强化刑事审判职能,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危害铁路运输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刑事犯罪。把破坏铁路交通设施、偷盗铁路建设设备、器材等危害铁路运输安全和建设安全的犯罪作为打击重点,继续保持对盗窃旅客钱财和铁路运输物资以及倒卖车票、运输毒品和假币等影响铁路运营秩序的常见犯罪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工作,在审理刑事附带民案件中,因为大多数当事人双方矛盾较深,对立情绪大,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矛盾激化,所以要吃透案情,耐心调解,提高调解技巧,创新调解方法,达到了即准确有效打击犯罪,又充分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的目的,真正实现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100%,实现案结事了,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和谐稳定。
二是针对铁路案件类型化尤其明显的特点,提升预防、化解纠纷水平。在民商事审判中,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以“胜败皆明,案结事了”为宗旨,把调解工作贯穿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形成人人重调解,全院促调解的氛围,加大调解力度,增强社会效果。与此同时,还在发挥联席会议作用的基础上,加强与铁路企业有关部门沟通,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引导铁路企业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推进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实现铁路和谐健康发展。加强各种信息的搜集、分析、研判,及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司法建议,我们还针对在审判中发现的铁路企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向企业发出司法建议,均被有关单位采纳,帮助企业增强了法律意识,加强了管理,堵塞了漏洞,有效预防了盗窃等案件发生。
三、进一步推进机制创新,树立司法权威
由于铁路法院管理体制上的原因,社会大众往往容易对铁路法院裁判的公正性产生质疑。这种历史形成的看法,不会因为体制的改变而随之改变,需要我们以改制为契机,通过自身努力,以公开促公信、以公正促公信。
一是强化司法公开。司法公开对处于当前管理体制变革期的铁路法院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要转变观念,实现从“要我公开”到“我要公开”,让司法的全过程始终处于当事人和社会大众的监督之下,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升铁路法院的司法公信力。要从立案信访接待的“第一窗口”开始,将审判、执行工作全部纳入“阳光司法”之中,以审判法庭为主要场所,以裁判文书为主要载体,从今年开始我院将全院生效的法律文书一律网上公开,所有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增强法律适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完善司法的公开机制。
二是审判业务要更加注重指导和监督。首先,强化岗位目标考核,进一步加强对执法标准统一性的指导,健全审判管理、案件流程管理、行为规范管理、案件审核把关等工作机制。其次,强化审判监督,进一步加强对案件质效的监督评查,建立立案催办制度,及时进行预警、催办、督办,采取审监庭对案件进行逐案全面评查,杜绝错案、劣案发生,在指出问题的同时,找出防错之策,促进审判质量稳步提升。
四、着眼于适应新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管理职能
改制以后,铁路两级法院的管理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铁路法院原有的管理模式与地方法院管理模式的差别会明显体现出来,如何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上尽快与地方法院接轨,及早融合和适应新的管理体制,这是今年在加强和改进内部管理工作中的主要着眼点,需要尽早地了解和熟悉地方法院的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改进各部门的管理职能。
一是筛选、整理了原有的制度及规定,以审判质效考评、工作绩效考评、信息服务和保障三大管理体系为内容,将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整理形成新的考核机制,强化对三大体系的管理。
二是抓调研、新闻宣传、信息工作,提升文化底蕴,完善调研、新闻宣传、信息工作激励机制,激发干警写作热情,丰富文化底蕴,在提升质量上下工夫,并将此项工作当成硬件建设来抓,有力促进工作开展,形成了法官一手写判决,一手著文章的良好的势头。
三是行政管理和法警队伍管理更加注重协调和服务。人、财、物属地化管理后,我们的服务职能不能变,要在积极协助和配合上有新的作为。在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和物质装备建设方面,要高度重视安保工作,加速安全防范物质装备建设,确保办公、庭审安全,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之策要想全、想细,做扎实、做到位,为审判工作提供有力警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