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是我入职的第一年,也是我正式踏入社会的第一个年头。如果我的2016用关键词来总结,那大概是:紧张、奋斗、新生。
紧张。初入职场、初入社会的新人总是有那么一些些紧张。入职前每个人也都会对新的单位有期许、有想象。作为法学的学生,我们总是会不自觉的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使命感,也莫名的会对法院的神圣有所期待。真正来到单位后我才发现,这里不但是个捍卫公平正义的神圣法院,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2016我一直在轮岗,经历了政工科、民事审判庭、刑事审判庭、执行局等庭室。刚开始换庭室难免还有点紧张,毕竟刚刚熟悉一个庭室,就又进入了新的岗位。但是慢慢我发现自己多虑了,每个庭室的同事们都很照顾我,也乐于教我、带我,让我对整个法院的工作及司法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让那些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渐渐的鲜活起来。
奋斗。政工科是我入职的第一个科室,在政工科我参与了法官套改工作,学到了什么是字斟句酌,什么叫“锱铢必较”。“认真”是我入职以来体会最深的一个词语。每一个报表都需要百分之百的认真仔细,只要有一个小小的数据错了,那么所有的表就全部没有办法找平了,一切只能从头来做。只有在录入和计算每个数据的时候都加倍小心,才能真正高效优质的完成工作。在民事审判庭,我负责了各种文书上网的工作,在这里我体会到了法院工作无小事。开始我总是觉得这项工作枯燥乏味,但是后来我在扫卷的过程中,学习到了法官们的法律文书和整个卷宗的整理方法,也了解了整个庭室的收案情况。在刑事审判庭,我承担书记员的工作,在配合几位法官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比如法官是如何在庭审中掌控局面的,如何与律师和检察官沟通。在整理合议庭或者审委会笔录的时候,也会摸索到法官们是如何厘清案件事实,进行定罪量刑的。我慢慢发现,也许有的案情并不像以前念书时学到的那么复杂奇葩,比如,甲案名和乙案名非常接近该如何区分,未遂、中止和既遂如何区分,这些都是老师没办法在课堂讲清楚的,在这里却能找到答案。在执行庭,我参加了财产刑案件执行专项活动,这项活动时间紧、任务重,我看着单位的老同志,在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工作,长途跋涉,真的觉得很触动。
新生,《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作者李笑来有个概念我一直很欣赏,叫七年就是一辈子。每一个七年,我们都可以在一个行业走到相对靠前的位置,感受这个行业带给我们的痛苦与欢乐。在人生的开端,我很高兴自己进入了这个行业。这个行业也许是奉献的行业,我们没有高工资,没有高福利,但是我们在工作中的每一个判断却有可能影响当事人或者被告人的一辈子。法在心间,我们如何去摆正心中的天平或许是我们每一个法律人要用一辈子去践行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