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创先争优 | 案件时空 | 审判执行 | 法学研究 | 法官园地 | 视频在线 | 司法公开 | 法院执行 | 法治中国行 | 诉讼指南 | 机构设置

 

感悟白纸挥墨般成长

  发布时间:2017-01-06 16:22:59



就办公自动化工作对全院干警进行讲解


工作中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来法院工作快一年了,时常也会想起刚迈进大门那一刻的场景,亲切又陌生,欣喜又担忧,喜的是一路披荆斩棘终于赢得了职位,忧的是我这一“门外汉”怎么能成为“行家里手”。

    刚来到这里感受到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涉诉信访、刑事附带民事、标准庭审评析等等词语听起来既拗口又让人摸不到头脑,让身在“文秘”一岗的我常常感到无助。所幸的是,岗位的综合性让我接触到院里方方面面的工作和大大小小的活动,从工作会议到主题活动,从刑事审判到民事调解,从司法宣传到志愿帮扶,从业务学习到队伍建设……,材料准备、新闻宣传、活动总结让我慢慢地开始了解法院工作,开始站在整体角度以清晰脉络梳理工作内容,开始以一个法律工作者的角度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解读司法公开与司法为民。

    说到司法公开,以前就是简单地觉得法院为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从政治和司法角度要求审判程序和结果公开,以加强外部监督,保障司法为民。可当真正接触了法院的工作才明白司法公开可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口号。开通法院官网,公开开庭信息、审判流程、执行信息;实行裁判文书上网、公开裁判文书;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实现便民查询监督;开展“双访双征”,主动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法院各项工作意见,接受第三方监督;召开新闻通报会,向社会通报法院专项工作进展;实现庭审直播常态化,公开开庭审判情况;以利息化打造“双微”平台,利用H5和微电影等宣传法院工作等等,都是促进司法公开实实在在的做法,是主动接受监督、落实司法为民看得见的举措。而这样由浅入深的实际解读,恰恰也是“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般将法院工作与文字深度融合中得来的,是这一年“沉迷簿领书,回回目纷乱”的经历赋予我的。

    著名作家冯骥才在《穿过岁月的白发》一文中说过:“儿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壮的美,你有中年成熟的美,我有老来恬淡的美。这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春天葱茏,夏天繁茂,秋天斑斓,冬天纯净。”这段话也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岗位。法官也好,书记员也好,文字工作者也好,每个岗位都有它的美。我们每天都在用文字忠实地记录着法院的发展历程,传播着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承诺,描绘着法官公正司法的场景,书写着法院干警公正为民的举措……,我觉得我们跟其他法院人一样,工作看似平淡无奇,但却意义非凡。在文字的世界里,有一种默默奉献的姿态带来的幸福,而我恰巧踏在这条路上。

 
 

 

关闭窗口

您是第 48118008 位访客
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铁顺街555号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黑ICP备11004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