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一直在路上。”随着片尾字幕的渐渐淡化,由我院干警自编、自导、自演的首部微电影《天平下的温暖》杀青。很幸运地,我参与了这部微电影的前期筹划,完成了剧本的撰写,并且以执行导演的身份全程见证了整个的拍摄过程,给我的2016留下了最珍贵的一段经历。
今年七月份,我接到一个任务,要以我院刑庭审理的一起真实案例为原型,拍摄一部微电影,并且在年底之前完成拍摄,剧本由我负责编写。一时间我有点不知从何下手,以前从来没有写过剧本,甚至读的剧本也是屈指可数,如何才能写出一篇情节精彩,易于拍摄的剧本呢?为此,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包括优秀的剧本作品以及相关的写作教程,总算是有了点模糊的框架。在对真实的故事进行了艺术改编的同时,我还增加了一些悬疑和情感元素,使微电影更接地气,更具有可看性。剧本经过两个多星期的讨论,前前后后修改了十余稿,最后终于敲定。
剧本完成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我和同事们利用周末和休息时间,在法院大楼、火车站、火车车厢里,用一台并不专业的摄录机进行拍摄。从出演演员到剧务、后期制作,都由我院干警担当,我院已经退休多年的刘凤英也受邀参演。虽说是“草台”班子,大家都没有演出经验,刚开始面对镜头时,表情很不自然,很紧张,经常笑场,动作生硬刻板,短短几秒钟的镜头,却要拍好几次,但大家努力克服这些不足,多次练习,直到拍出满意的效果,从而真实地反映了基层法院工作真实的一面。还有我们没有担任主要角色的同事干警们,都是主动为电影拍摄担任群众演员,甚至从天亮到天黑,为我们送水送饭,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帮助。更应该感谢的是我们的院领导给我们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能够顺利完成电影的拍摄。每天的拍摄任务结束后,我和办公室辛宇主任还要为下一场戏做好计划,准备相关道具。拍摄完成后,后期制作的镜头剪接都是以秒来计算的,而且要反复多次,这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我们来说确实非常难,也非常很累。
通过这次拍摄的经历,让我看到了法官们不只是天天正襟危坐在审判台上,更多的是一种情怀。正如微电影的题目“天平下的温暖”所要表达的,法律就是信仰,法律就是忠诚,法律就是尊严和温暖,法律就是秩序和和谐。忠于法律首先必须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因为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良心就是公平正义。我们将真实的事例拍摄成为微电影播放,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体现出法官公正、善良、为民的责任和情怀,传递法治理念,从而让更多的普通群众了解法官,支持法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