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创先争优 | 案件时空 | 审判执行 | 法学研究 | 法官园地 | 视频在线 | 司法公开 | 法院执行 | 法治中国行 | 诉讼指南 | 机构设置

 

我读《雪窗帘》

  发布时间:2017-04-24 16:28:25


    你相信缘份吗?大千世界你并不可能认识每一个人,浩瀚书海你不可能阅尽每一本书。可冥冥中就是这样,因为一个偶然你与一个人相遇,成就了一段缘份;因为一个机缘巧合你与一本书相遇,蓦然就有了一种灵魂的触动。

    在这个美丽的初春,因为“春季读书月”活动,让我有机会与大家分享迟子建的短篇小说集《雪窗帘》。

    《雪窗帘》的封面,装帧精美,淡淡的蓝底色上飘着朵朵洁白的雪花。“雪窗帘”一个清新的名字,透着薄薄的凉意。这是中国著名女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省作家协会主席迟子建最新出版的代表她近30年来最高成就的短篇小说集。

    这也是我第一次读短篇小说集,第一次读迟子建的作品。起初吸引我买书阅读的,只是单纯地冲着“迟子健”这个名字以及其附带着的“知名作家”身份。对于读名作寥寥的我来说,先读短篇小说,应该是比较“经济实用”的,于是我买书回来,用了三四天的休息时间通读完此书。

    这本小说集里的故事大多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更早,这让故事读起来有着泛黄老照片的岁月感,人物多为山区村民、农户、妇女,有纯朴、执着、善良的通性,故事也多为你我都会经历到的身边不起眼的小事儿。因为阅历和爱好的原因,我对起初的几篇小说并没有太大的感觉,有的甚至没有读懂。直到我看到《一坛猪油》这篇名字超级土的短篇小说后,才让我真正对迟子建的小说产生了深厚阅读兴趣。

    《一坛猪油》讲的是因一位母亲带着三个孩子投奔在漠河林场工作的丈夫而引起的大半生故事。故事里三十多岁的母亲抱着用房子与屠户换来的一坛猪油,一路奔波到林场,却因路途颠簸而最终在林中被摔碎。针对这个普通的细节,读者并不会太在意,而就是因为这个包袱造就了故事中许多人命运的改变。同行负责接待的崔大林在碎坛中发现一颗绿宝石金戒指,贪婪地将它占为已有,而这一切,母亲并不知道,因为她根本不知道屠户为她,偷偷在猪油坛里放下这枚戒指。崔大林因这颗“稀有珍宝”而找了个漂亮媳妇程英,可崔大林却因心中有愧,生活的并不幸福。程英因戒指意外丢失,如丢了魂一样最终溺水而亡。母亲在林场生下了小儿子蚂蚁,蚂蚁长大后竟意外捡到这枚戒指,带上戒指去寻找他的心上人。最终崔大林道出了这个秘密。而这一切事情随着时间的流淌终归于平淡。第二年崔大林也死了。而主人公母亲仍然活着,儿孙满堂。

    读这个故事,就如同一个老婆婆坐在暖暖的土炕上与你娓娓道来她经历过的陈年故事,好似因果,好似轮回,却又那么朴素自然,告诉你一个自古横亘不变的通理,令人回味无穷,念念不忘。自此篇之后,我便开始沉下来细细咀嚼她的作品,而不再急于追求故事的结果。

    在迟子建的故事里,能读到其中的苦味,再品,是苦后的回甘。其中有许多打动人心的瞬间,从《亲亲土豆》女主人离开丈夫新坟时,坟头上滚落下的土豆,到《夜行船》里小男孩放飞要被蒸煮的鸭子,从《白雪的墓园》里母亲眼睛中的那一枚“红豆”的消失,到《采浆果的人》里憨傻的鲁大鲁二才是那个秋天唯一的赢家……在这里,我读别人的人生,品文中道理,流着自己的眼泪,同时也喜欢上短篇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喜欢上了迟子建。

    生于漠北的迟子建,她的作品展现出她作为北方女子具有的大气与纯朴,闲散却又认真的文字,收放自如的篇幅,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立意独特的开头结尾,每篇小说的行文线索都别具特色,读后让你放不下,牵着你探求,因此更加佩服迟子建的写作功力。

    苏童说:“迟子建的小说构想几乎不依赖于故事,很大程度上它是由个人的内心感受折叠而来,一只温度适宜的气温表常年挂在迟子建心中,因此,她的小说有一种非常宜人的体温。”相信读完这本书后,大家能和我一样在这个春天喜欢上这些带着宜人体温的故事,喜欢上迟子建,喜欢上她笔下的细腻感情,喜欢上那些古老的故事。喜欢上洒满春天的阳光,喜欢上花开满园的芬芳。

 
 

 

关闭窗口

您是第 48118616 位访客
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铁顺街555号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黑ICP备11004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