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野圭吾先生的书也不过《放学后》《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这三本,说不上对东野先生的作品有很深的认识,但这三部作品,故事情节设计巧妙、逻辑严谨、丝丝入扣。作者总是精心设计故事发展的每一个情节,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而又在最后打破大多数读者的想象和希望。
《白夜行》里两个从小受过重创的心灵,抱团取暖、相互慰藉,本来很好,很值得同情,然而人性的复杂、丑恶,很难琢磨。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家庭原因让幼年的亮司变成了性格孤僻的独行者,唯一的兴趣就是机械类制作。也就是在他最孤独的这段时间里,小图书馆里,他遇见了同样孤独的雪穗,他为她剪纸,她为他缝包。也许就是那些日子里的相互陪伴,让亮司爱上了这个女孩。大概就是这种说不清的情感陪伴,让亮司在看到父亲猥亵雪穗时,颤抖着双手举起了父亲送他的剪刀刺向父亲的身体。而雪穗或许是为了自救,杀害了以出卖女儿身体赚取利益的母亲。如果弑父杀母仅仅是亮和雪为了自保、为了自救的无奈之举,如果故事仅仅到此为止,他们二人能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过着正常人的生活,那对于他们弑父弑母的罪恶或许也可以称作对邪恶的反抗,甚至在审判的过程中也会因此博得法官的同情。然而东野先生从来都不是一个为了迎合读者胃口的作家,他要的不是大团圆的完满,更不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也许因为年纪太小,也许因为第一次杀人,也许因为杀死的是疼爱自己的父亲。从那时候起,亮和雪才有了以后的共生。实际上一开始,亮司非常排斥雪穗的行为,亮司并不愿意主动去伤害别人,然而在雪穗的影响和指引下,他慢慢走上了一条阴暗的、不见天日的道路。最后,为了让雪穗更好的活下去,亮司甚至选择自杀。那一刻,雪穗的心里想些什么,痛苦?庆幸?解脱?……我们不得而知,但现实是,那一刻以后,十九年的秘密被掩埋,前方是雪穗期盼已久的瑰丽人生。十九年的秘密和探索都随着亮司的死亡掩埋,没有所谓的真相揭秘,没有审判,罪恶的灵魂依然逍遥法外。恶之花在白夜里肆意绽放。
故事到此结束,但是却给读者留下了太多的思考。有人同情他们,感动于亮司的付出,特别是当结局被冠以爱的名义。然而这样的灵魂值得被同情吗?又留给你多少感动?
我同情雪穗幼年的遭遇,但也固执地认为她的残忍、不择手段不仅仅是因为童年的遭遇,更多的来自于她那没有人能看透的皮相之下的内心扭曲和丑恶。反倒是亮司,他应该是可以被救赎的,假如他不是黑夜里的幽灵,假如一成或者笹垣能够发现他、找到他,或许到最后他是会有一个好的人生的。他内心里有善的一面,要不他也不会在圣诞夜里对友彦说好好经营店铺这样的话,也不会去弥生子的酒吧留便笺表达自己的想念了。或许他是真的“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只是他也知道这些都不会实现,他守护雪穗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很多时候我们很难用“好人”、“坏人”来评价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因为每个行为的背后都必然有它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人遭遇着不同的遇见,有好有坏。亮和雪的行为让我们既同情、感动,但却又不寒而栗。我们固然同情他们幼年的遭遇,甚至感动两人十九年之久的共生相伴;但江利子、美佳这些美好生命的遭遇却又让我们憎恨他们下流的行径。
经历了罪恶,本应明白罪恶本身的祸患,然尔亮和雪内心世界的扭曲已经让他们无法再相信这个世界、无法相信任何人,才会肆无忌惮地把这黑暗和罪恶传播给别人。
故事的结局我们发现,不是我们不想救赎,而是亮和雪的世界已然与这个活生生的世界格格不入,两个以临深渊的灵魂并不想被救赎。爱的名义下种种罪恶、自私的行径。以爱的名义,以身赴死,只为让她光鲜亮丽地走在阳光下。以爱之名逃脱审判,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