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新闻中心 | 创先争优 | 案件时空 | 审判执行 | 法学研究 | 法官园地 | 视频在线 | 司法公开 | 法院执行 | 法治中国行 | 诉讼指南 | 机构设置

 

假冒商人诈骗“女友”两百多万

发布时间:2017-09-11 09:00:07


    1990年出生的周某是珠海人,长得高大英俊,然而外在的好形象却掩盖不了一颗贪婪的心。他利用一个伪造的姓名,一个伪造的身份,一份伪造的香港法院判决书,以恋爱为谎言连续骗得两名女子共264万元。最终,周某两位“前女友”齐齐报案,并被依法提起公诉。

    日前,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人民法院以被告人周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零六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10万元。一审判决后,被告人周某不服,提出上诉,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驳回上诉,维持了原判决。

    2016年5月间,周某以其姐夫黄某的身份与被害人黎某相识,对黎某谎称自己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与黎某发展成恋爱关系。随着关系的深入,周某向黎某谎称其香港公司被起诉、13亿港元资产被香港法院冻结,并伪造法院开庭视频发给黎某看,随后,周某又将伪造的“浦发银行转账50万元到黎某工商银行”的短信截图用微信发给黎某看,并告诉黎某其香港资产解冻后该50万元就可以到黎某的工商银行账户,黎某信以为真。

    在骗取黎某的信任后,周某以急需资金缴纳香港法院罚款以解冻13亿港元资产为由,分别于2016年6月29日、7月1日骗取被害人黎某共计人民币45万元。周某将骗得钱款用于消费花光,随后周某以仍需68万元缴纳香港法院罚款才能解冻香港13亿港元资产为由,将伪造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原诉讼庭聆讯命令”给黎某看,继续要求黎某借款。黎某发现受骗后于2016年8月3日到公安机关报警。

    相同的剧情总是不断重复。2016年7月间,周某在租赁一写字楼时,对接待其的王某谎称自己是香港永久性居民黄某某,并以香港人黄某某的身份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从8月初起追求王某,并与王某发展成恋爱关系。不久,周某对王某谎称其香港公司被起诉,13亿港元资产被香港法院冻结,并将伪造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原诉讼庭聆讯命令”给王某看,王某信以为真。在骗取王某的信任后,周某以急需资金缴纳香港法院罚款以解冻13亿港元资金,并称公司资金链断了,公司无法运转,急需资金为由,骗取王某的钱财,王某分别于2016年8月23日通过工商银行取款现金15万元给周某,9月1日通过中国银行转账4万元经第三人转至周某的银行账户;9月8日,已经被周某迷得神魂颠倒的王某竟然将其名下位于珠海市一栋房产出卖,并于当日将房款200万元转到周某的银行账户。周某将骗来的219万元挥霍花光。

    经查,周某共实施诈骗2次,共骗得人民币264万元。案发后,周某家属通过银行转账退还了被害人黎某共计人民币45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周某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应依法惩处。鉴于被告人周某归案后能如实交代犯罪事实,并退清部分赃款,取得被害人黎某的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遂作出上述判决。

文章出处:中国法院网    

 
 

 

关闭窗口

您是第 48778296 位访客
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铁顺街555号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黑ICP备11004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