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不仅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而且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因素。一旦引发火灾,轻者造成公私财产一定损失,重者则同时危害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和既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因此,我国刑法规定了失火罪,对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给予刑罚制裁。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对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由此规定可以看出,失火罪是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过失犯罪。
所谓过失犯罪,是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既可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结果发生了火灾;也可能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由于轻信火灾能够避免,结果发生了火灾。
在失火罪中,虽然行为人对火灾危害结果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其发生,但仍然必须承担刑事责任。在本期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中,张强在开着拖拉机路过耕地时,随手扔掉一个烟头,结果引发山林大火,烧毁200亩山林,虽然积极扑救,依然无济于事,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我国禁烟力度的不断加大,在部分区域抽烟属于违法行为。比如根据规定,旅客在动车组或其他指定禁烟的车厢、候车厅等场所吸烟,将被处以500元至2000元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将被处以行政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在飞机上吸烟,扰乱了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按照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可处5到10天拘留并处罚款。
此外,吸烟还是火灾的重要媒介,切莫掉以轻心。吸烟者在吸烟时一定要看清场合,决不能随手乱扔烟头,也要竭力避免在困倦时和醉酒后躺在床上、沙发上吸烟,否则可能酿成大祸、悔恨终身。